• 会议日期

    2024年4月11‐13日

  • 会议地点

    成都世纪城国际会议中心

  • 重要日期

    投稿截止日期:2024年3月10日 

    前期优惠截止日期:2024年3月25日

  • 首页

  • 欢迎辞

  • 组织机构

  • 会议重要信息

  • 学分领取

  • 论文结果查询

  • 会议日程

  • 联系我们

  • 资料下载专区

  • 照片直播

会议圆满闭幕

BISC 2024 | 中华医学会第四次细菌真菌感染学术会议圆满闭幕

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细菌感染与耐药防治分会主办,四川省医学会、四川省医学会细菌感染与耐药防治分会、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承办的中华医学会第四次细菌真菌感染学术会议于4月13日在成都世纪城国际会议中心圆满闭幕,这是我国2024年度细菌真菌感染病领域最受关注的学术盛会。来自国内感染、重症、呼吸、血液、临床微生物、临床药理、临床药学、院感防控等多学科领域医生等3911位同道线下参会,200多位授课专家为大家倾心奉献了一场感染领域的学术盛宴。

在前三次会议的基础上,本次会议有多个突破与发展:

参会人数大幅突破,达到近4000人,超出预期,参会人员学习积极性爆棚。从主会场到分会场,从会议开始日到会议结束日,会议室均坐满 了听众,多个会议室连站的地方也没有。

  • 学术内容的扩容:首次设立9个分会场,包含87场次和252个学术报告。

  • 会议内容的创新:首次设立了全天院感版块内容、噬菌体临床应用版块、OneHealth及医护一体化版块等。

  • 加强国际学术交流:邀请了2位国际著名感染病专家,在主会场做报告,促进疫情后国际合作交流的恢复。

  • 举办地从前三次的北上广,首次来到了美丽的成都,让广大的西南地区同道能够“近水楼台”,与诸位多学科大咖亲密接触、感受领域前沿进展。


开幕式

大会开幕式由大会执行主席宗志勇教授主持。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教授,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健,四川省医学会会长沈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疗副院长吴泓,细菌感染与耐药防治分会主任委员王明贵,参加开幕式,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社长魏均民、著名呼吸病学专家刘又宁,副主任委员邱海波、俞云松、胡必杰、徐英春、卓超等领域内专家出席了开幕式。


主旨报告

开幕式后大会进入主旨报告环节,在刘又宁教授、俞云松教授主持下,钟南山院士首先进行了《基层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主旨演讲,他指出菌耐药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健康领域重大挑战,每年造成大量的患者死亡以及经济损失,我国政府历来重视抗菌药物的管理和使用,但抗菌药物的应用和管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未来需重点关注基层医院抗生素规范合理应用,这对提高我国感染性疾病诊疗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随后,两位国际专家杜克大学医学中心Vance G. Fowler教授、日本藤田保健卫生大学Yohei Doi教授先后分享了精彩内容《金葡菌菌血症治疗进展》《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进展》。两位专家结合临床实际,将重点关注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血症及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从诊断到治疗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解读。


会议最后,俞云松教授分享了《细菌和真菌感染诊治进展》、王明贵教授分享了《抗菌新药研发进展》。

收获春天

本次BISC年会设立1个主会场和9个分会场,设立87场次共计252个学术报告。内容涵盖:CRO感染的防治、国家新发诊疗方案解读、NGS及分子诊断、分支杆菌感染、尿路感染诊疗进展、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诊治进展、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耐药菌感染的防治、靶向治疗及移植患者感染的防治策略、MDR革兰阳性菌感染、感染病的病理和影像、AI在感染领域的应用、妇科感染与STD、菌群与疾病、医护一体化、one health 、微生物检测技术、真菌检测进展、抗菌药物体外药敏体系研究进展、细菌耐药监测与临床、临床微生物检测与临床、真菌感染与耐药监测、真菌感染实验室诊断新进展、抗真菌药研究进展、真菌感染治疗进展、医院感染防控的多学科合作-临床、检验、药物、医防融合、重要类型感染防控与监测、重要病原菌的防控、ICU内侵袭性真菌病、ICU内CRO感染、ICU内特殊类型病原体感染、ICU革兰阳性菌感染、医改新政下的抗菌药物管理与研究、多学科抗感染药学服务、抗菌药物临床研究的新进展、特殊人群抗菌药物的精准药学服务与研究、领域年度进展、值得关注的临床指南、细菌耐药的基础研究、呼吸感染诊断进展、呼吸感染治疗进展、噬菌体临床应用进展、临床药学-指南与共识、卓越的基础研究、非凡的临床研究等学术板块。

聚焦热点

聚焦CRO

作为感染病学科的重点议题,CRO的诊治依然是最受广大医生同仁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在CRO相关专题中,由刘又宁、王睿、苏智军、李家斌、王建华等5位专家主持、7位讲者围绕《各类CRO治疗药物介绍》及《CRO感染的防治》进行了深度的交流。对CRO感染的流行和机制、微生物特点以及抗生素类药物的选择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解读,参会人员反响热烈,对CRO感染相关诊治要点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提升。

关注ICU

重症感染一直以来都是临床中格外关注的治疗难点。本次会议中,ICU专场5位主持专家、7位讲者针对侵袭性真菌病与CRO感染展开了深度的学习交流。围绕念珠菌病、曲霉病、毛霉病以及CRO诊疗防控策略进行了全面、详细、深入的解读与分享。

感域争锋再上层楼

无论是学科建设研究还是前沿学术探讨,最终落脚点都是能够提升医疗服务、造福更多患者。因此,只有在实践中得到验证的方法学,才是科学严谨有效的。因此,由中国科协指导,中华医学会支持,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与细菌感染与耐药防治分会联合主办的“感域争锋”细菌真菌感染领域临床案例成果提升项目应运而生。在本次学术会议中,作为中华医学会专科分会中首个进行临床案例库推行的分会,“感域争锋”专题板块展示了“感域争锋-细菌真菌感染领域临床案例成果提升项目在感染领域的推广以及推动临床成果代表作制度落地、提升感染领域临床医生诊疗水平方面取得的成果。

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健表示,回顾过去一年,感域争锋项目在王明贵主委的带领下,分会专家积极参与,在感染领域案例库建设和推广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这些举措大大提升了感染学科临床医生诊疗水平和案例质量。相信细菌感染与耐药防治分会一定能以创新为先导,攻坚克难、不断进取,大力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通过感染案例成果提升广大临床医生诊疗水平,助力临床基层医务工作者职称晋升评审,以建立基于实绩贡献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多元评价制度。
中华医学会细菌感染与耐药防治分会主任委员王明贵教授在致辞中表示,为落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医学会的指导和要求,分会积极响应中国临床案例库的征集工作,自2021年启动以来,组织了4次病例专题活动,并有数十篇案例入选中国临床案例库优秀案例,王明贵教授希望通过案例的学习交流,提升一线医生临床知识技能水平,推动临床案例成果库,构建细菌真菌感染病例库,助力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技术改革。
随后王健副会长及中华医学会杂志社魏均民社长为《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委员颁发编委证书。在本板块内,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余跃天教授、重庆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徐绣宇进行主持,首先由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李静主任围绕案例库成立背景、目的、计划、进展及病例报告格式、评价标准、投稿路径等进行案例库项目介绍。之后由来自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杨磊、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季淑娟、上海交大附属仁济医院王丽辉、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刘小云、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瑜珊等分别进行了病例分享,得到了在场专家和参会代表的热烈响应,现场讨论热烈。
最后由中华医学会杂志社魏均民社长,为优秀案例讲者颁发证书,并做了会议总结,魏社长表示目前国家和临床医生都愈加关注和重视案例库项目,平台案例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案例库一定能成为临床医生临床工作中的重要参考平台和职称评定指标。中华医学会也正在推进案例发表与继续教育学分的关联,医务工作者有望通过撰写和阅读临床案例获得一定继续教育学分。

魏社长还提到,2024年6月28日将在河北省雄安市召开第一届中国临床案例成果大会,届时将筛选优秀案例进行现场展示交流,并对案例库做出巨大贡献的先进个人和单位进行表彰。最后期待更多感染领域的临床医生及行业从业者积极参与到案例库的建设中来,通过更多抗感染相关优秀案例人库,丰富抗感染治疗案例库,为更多相关感染领域医生学习优秀病例,发挥更好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期待再聚

经过此次为期3天的学术会议,BISC更上一个台阶。第五次BISC会议将于2025年4月24-26日在合肥召开,期待与大家合肥再相聚!


展开

0

DAYS

倒计时

  • 用户登录
  • 日程查询
  • 论文结果查询
收起

0

大会倒计时

  • 用户登录
  • 日程查询
  • 论文结果查询

中华医学会第四次细菌真菌感染学术会议(BISC2024)